首页 > 社会热点 > >正文

专访金元浦:从“拎着走”到“沉浸式”,文化与科技融合将产生倍数效应 当前热议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23-06-11 01:44:12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治聪陈思琦深圳报道


(资料图片)

6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为第十九届文博会专程从北京赶来深圳,这是他第12次参加文博会。

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文博会,在推动行业交流、产业融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毋庸赘述。谈及深圳的城市形象如何影响文博会,金元浦认为,除规模以外,不断向“市场化”靠拢,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深圳文博会有别于其他同类型展会的特点。

回顾十多年的参会经历,金元浦目睹了深圳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初期,深圳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闻名海内外,而文化影响力相对较弱。深圳“知耻后勇”,狠抓根本,坚持“文化立市”,打造读书月、开展设计周、建设博物馆、举办大型文化展会,并使之常态化、品牌化,不断开辟出一片片“文化绿洲”。

此番来到深圳,金元浦也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2023年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百强区指数”的首次发布。

据金元浦分析,文化产业的初期阶段,创意产品往往是冰箱贴、钥匙扣、书签、明信片等可以“拎着走”的传统小商品。如今,这类小商品已无法适应当代消费者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文化需求,也不符合现代文化产业形态的新要求。

文化与科技融合所创造出的沉浸式、场景化、体验性的文化服务,如元宇宙、数字虚拟人、NFT等数字藏品、游戏电竞、VR/AR/MR/XR、4K/8K影视、各种创新视频等,都赋予了文创产品更高的附加值,助推传统的文化产品向创新服务转变。

金元浦认为,此次荣膺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百强区榜首的南山区,文化产业扶持链条已非常完整。基于雄厚的经济与科技实力,南山区率先提出“文化×科技”的发展理念,同时包容、培育游戏电竞等众多新兴业态,是科技赋能文化、实现倍数效应的优秀样本。

深圳兼具“历史”与“文化”底蕴

改革开放以来,起源于深圳的一句“时间就是金钱”深入人心。五湖四海的人来到深圳打拼,这座城市的最大吸引力似乎是“机遇”而非“底蕴”。

“我调研过很多地方,几乎每个地方领导都喜欢在推介自己城市时历数本地的历史事件、文化资源、名人典故,事无巨细,绝不遗漏。其结果是丢失了一座城市的魂、城市发展的根脉,落入资源魔咒,变成千城一面。”

据金元浦观察,在打造城市文化影响力时,深圳更多强调现在和未来,塑造当代进取开放、勇立潮头的城市形象。

200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确立“文化立市”的战略目标,提出将文化产业培育成继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和金融业之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一个“立”字,带出了钢琴之城、图书馆之城、设计之都“两城一都”的建设目标。

如今,深圳常态化举行读书月、设计周、钢琴音乐季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人均购书量、钢琴家庭普及率等在全国名列前茅。

“回过头来看深圳的历史,深圳远远不止改革开放的44年。”金元浦进一步指出,深圳看似是文化“后发城市”,但经常被忽略的是,南头古城、大鹏所城、宋少帝陵、赤湾左炮台等名胜古迹仍保留在深圳。例如,南头古城距今已有1700年历史,可追溯到三国时期。

金元浦建议,作为一座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文明底蕴的城市,深圳下一步需要将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发掘出来,将历史故事讲好。

一场走向市场化的展会

2003年,与“文化立市”战略共同确定的,是翌年与文化部等国家部委联合创办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为何将“中国文化第一展”放在深圳?

回顾文博会的办展史,金元浦分享了一段故事:原先,全国性的文化交易博览会也在北京举办过,且规格很高。彼时,全国各地都有举办类似规模的展会,如西部文博会、各省会举办的文博会等。然而,不少文博会更多依靠行政命令组织起来,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如同“完成任务”般参展,没有实现市场化、产业化的初衷,使得这一模式难以持续。

2004年,首届文博会探路“市场化办展”,政府通过“竞争性谈判”吸引70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合同成交额和意向成交额总计达356.9亿元。

金元浦认为,一场大规模的全国性文化交易博览会不仅具备“展示”功能,还可促成“交易”,满足市场的文化需求,为优秀的文化产品走向市场提供机遇。市场化为展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而深圳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全国性文化展会的举办提供了保障,让买卖双方都愿意在此平台完成交易。

“更重要的是通过一场大型展会,可以促进官(政府)、产(产业)、学(高校)、研(科研)、金(金融)、用(应用)的交流,推动文化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金元浦说。

文博会也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各个城市展示文化风貌的重要窗口。如今,文博会已连续14年实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参会采购的国家和地区增至108个。

金元浦表示,文博会举办至今,已从单纯的产品交易向服务型展会变革。深圳搭建平台,让国内外政府、企业等不同主体在此展开交流,推动文化贸易进一步发展。

“深圳是引领湾区发展的标杆城市,浓浓的科技感是其发展的最重要动力。”金元浦道,国内一些城市面对文化创意产业升级换代、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思想不够解放,行动相对迟缓。而文博会上可以看到元宇宙、ChatGPT等AI大模型的创新运用,新潮科技元素在此集聚,为深圳提供了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的新思路。

从“拎着走”到“沉浸式”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初期,大多是基于传统文化的经营方式。如今要往现代产业形态转化,不仅需要有文化资源基础,还要紧跟技术发展前沿,并融合金融、管理等现代企业运行机制。”

金元浦此番来到深圳参加文博会,还见证了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2023年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百强区指数”的首次发布。

据介绍,该指数从产业规模、产业资本、舆论影响、创新驱动、品牌打造、空间格局、产业融合、新业态等八个方面开展评估,在3个一级指标下,设7个二级指标,58个测度变量。结果显示,前十名中深圳占据两席,南山区居榜首,龙岗区排名第三。

谈及文化产业竞争力,金元浦表示,书签、冰箱贴、钥匙扣、明信片等出品多年、可以“拎着走”的传统小商品已不再具有市场优势。文化与科技高度融合,通过创意设计,制成当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沉浸式的文化服务,如增强现实、游戏电竞、元宇宙体验等,才是当下文化产业的重要趋势。

这为深圳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在深圳,不仅有腾讯、华为等科技龙头引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4K/8K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亦十分普遍。

此次荣膺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百强区之首的南山区,也连续多年位居中国城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之首。2022年,南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35.88亿元,人均GDP达44.3万元人民币,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金元浦认为,南山区是科技创新引领、赋能文化产业升级的一个优秀样本。基于深圳全市“文化+科技”的发展理念,南山区提出其升级版“文化×科技”。技术与文化的融合由“加”到“乘”,将实现倍数效应。

对新业态的包容以及政策环境的开放,也是南山文化产业竞争力强劲的秘诀。“谈到文化创意产业,南山区明确提出游戏电竞是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还提供了专项政策的支持。”金元浦举例道。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收入达1445.03亿元,电竞用户规模约4.88亿人,在产值规模、用户人数、发展速度等方面稳居世界第一。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南山区率先出台电竞产业专项政策,从产业品牌、产业主体、产业空间、产业人才、产业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

“做产业要有深邃的眼光,看清产业发展的前景和未来在哪里,并提供金融、人才等各方面的政策支持。从这个角度看,南山的文化产业扶持链条已非常完整。”金元浦说。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标签: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 啧啧什么意思_啧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