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立市以来首次!深圳人口,负增长了!
作者:子非鱼
01
深圳首次人口负增长
(资料图)
5月8日,深圳统计局终于发布了《深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期待已久的人口数据揭晓:
2022年,深圳常住人口1766.18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583.4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33.0%;常住非户籍人口1182.71万人,占比重67.0%。
这一规模,相较于2021年的1768.16万人,减少了1.98万人。这是深圳1979年立市以来,也即44年来,人口首次负增长。
广州统计局早在4月3日发布了预告,表示很快会发布统计公报,但一个多月过去了,仍然没有发布。
1979年1月,中央撤销宝安县设立深圳市。
1980年8月26日,中央钦定深圳为国家经济特区,这一天也被坊间公认为深圳的生日,自此中国南海边的这座小渔村,开启了晋升世界超大都市的华丽之路。
人口和经济一路狂奔,创下了深圳速度。
人口方面,1979年深圳的常住人口是31.41万人,1987年人口突破100万,1991年突破200万,1993年突破300万,1994年突破400万,1997年突破500万,1999年突破600万,2000年突破700万,2004年突破800万,2007年突破900万,2010年突破1000万,2011年突破1100万,2013年突破1200万,2014年突破1300万,2015年突破1400万,2017年突破1500万,2018年突破1600万,2019年突破1700万。
到2021年,人口达到历史最高点1768.16万人,是1979年立市时的56.3倍。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深圳市统计局
经济成就更加辉煌。
1979年深圳的GDP为1.96亿元。1983年突破10亿,1989年突破百亿,1996年突破千亿,2010年突破万亿,2016年突破2万亿,2021年突破3万亿,达到30664.85亿元,四十多年翻了15615倍。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深圳市统计局
关键问题来了,如此斐然的成绩,深圳为何在2022年出现人口下滑?
02
人口下滑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深圳人口下滑,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先看客观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全国人口整体见顶转向。
2022年全国人口受新生儿跌破千万影响,人口减少了85万,正式迈入通缩通道,是61年首次负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生儿人口跌至956万,跌破千万。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同期的死亡人口1041万,最终造成全国人口减少了85万。
在这种背景下,全国近一半省市自治区人口减少。
同时,上周本号梳理的已经公布人口数据的225个城市,有116座人口在减少,超过一半。
仍有人口增量的中心城市,整体也进入了换挡降速阶段。
目前广州尚未公布数据,但按照广东省的人口数据来看,广州2022年大概率也是在减少。
很有可能2022年会成为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人口同时减少的一年。
第二,受口罩因素导致的人口回流影响,广东省人口也出现了历史性转向。
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2656.80万人,相较于2021年减少了27.2万人。我仔细梳理过广东省历年的人口数据,发现这也是自1952年以来,广东省人口首次负增长。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广东省统计局
此外,广东省2022年出生人口105.20 万人,出生率8.30‰;死亡人口63.00万人,死亡率4.97‰;自然增长人口42.20 万人。自然增长人口42.2万,常住人口却减少了27.2万,这意味着去年一年广东省人口流出了69.4万人。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广东省人口都不应该减少,但现实确实是减少,只有一个合理解释,那就是去年口罩因素影响之下的人口回流。
去年口罩之下,广东省是遭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深圳、广州去年疫情不断,去年一季度深圳曾按下了一周暂停键,之后虽然恢复了正常生活生产秩序,但影响从未间断。
去年四季度,广州更是成为了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城市,当时引发了海珠区很多城中村人撤离广州。
从数据来看,2022年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人口都在降档换速。而中西部地区的人口有的增量在扩大,有的甚至扭转了此前的负增长,人口开始增加。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
此外,珠三角9市,已公布数据的8座城市中,只有珠海人口2022年保值正增长,其余全部在减少,这是非常罕见的一幕。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除了客观因素外,还有深圳自身的主观因素,那就是高房价已经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挤出效应。
深圳过去四十多年来,人口、经济、产业、工业、科技、金融发展速度都让世人感叹。
但是,在人口和经济不断壮大的背景下,一方面由于空间有限,限制了深圳的住宅供应,另一方面过度热钱疯狂炒作,让深圳的房价成为了大多数深圳人遥不可及的梦。
房价与房租的高企,大幅提升了深圳的营商成本,对深圳开启了挤出效应。
最明显的佐证数据在于:
第一,2021年在杭州、成都、西安等城市仍有二十多万人口增量的背景下,深圳人口从过去每年人口增长五六十万的情况下,突然跳水,仅增加了4.78万人。
同期的广州也从过往每年人口增加几十万的背景下,人口增量跳水至7.03万。
深圳、广州这两座过去人口增量一直位居第一第二的城市,在2021年人口增量榜单上掉出了前十。
第二,2017年深圳市迁出制造业企业463家,2021年为4344家,4年间外迁企业数量增长近10倍。
迁出的企业74.5%留在了广东省内,其中东莞承接深圳的制造业企业最多。
2016年,华为终端落户松山湖后,华为供应商软通动力、华勤通讯,华为软件服务商中软国际、易宝软件等上下游企业相继进驻松山湖。
除此之外,深圳的蓝思科技、大疆、康佳、顺丰、欧菲光等一批行业巨头纷纷在东莞建设基地。
公开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深圳外溢产业中留在广东省的企业,有超40%被东莞承接。
当然,深圳在溢出的同时,也有很多企业迁入,也有很多企业注册。
深圳正在被高房价高租金推动着转向,低端制造业逐渐转移出去。
按照深圳的规划,未来的深圳,核心区将全面CBD化,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企业总部聚集区;非核心区将密布先进制造业园区;普通的制造业,将慢慢向临深地区转移。
03
人口格局已然改变
尽管无论是广东省人口减少,还是深圳、佛山、东莞等珠三角城市人口减少,都是受去年宏观因素影响为主要。
但是,在今年宏观大环境改善下,深圳人口即便回归正增长,也很难像过去一样动辄几十万的人口增量。
一线城市的人口整体增量领跑势头,已经交给了二线城市。中国人口增量格局已经生变。
这种变化,早在2021年就已经出现。
一线城市的人口已经走过了快速爬坡阶段,开始进入持平阶段。而二线省会城市则接过棒来,承担人口增量主战场。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导致这种局面,诱因可能是疫情,但疫情也只是加速了周期,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根本因素还是城市自身发展的结果。一线城市的高房价、高租金、高生活成本,市场的这个无形之手,本身就在左右着人口的去留。
而随着二线省会城市不断崛起,尽管二线省会城市的经济实力、产业丰富度、就业机会,仍与一线有较大差距,但结合生活成本来说,二线省会城市,是当下很多年轻人最佳的选择。
标签:
百科词典 哪些场所要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023-01-23
智库知识 人在什么时候记忆力最好
2023-01-23
百科问答 卤素灯疝气灯和led灯的区别
2023-01-23
知识课堂 蝗虫养殖技术和养殖的最佳时间
2023-01-23
字词小课堂 上海哪些地方可以用OK卡
2023-01-23
网络百科全书 雪糕制作方法
2023-01-23
知识百科 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叫什么名字
2023-01-23
百科知识 什么小说主角是用冰的越多越好
2023-01-23
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冷链行业市场规模正在快速膨胀
2022-03-21
行业正站在风口 数字化时代在为传统的自行车产业赋能
2022-03-21
智库知识 人在什么时候记忆力最好
百科问答 卤素灯疝气灯和led灯的区别
知识课堂 蝗虫养殖技术和养殖的最佳时间
字词小课堂 上海哪些地方可以用OK卡
网络百科全书 雪糕制作方法
知识百科 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叫什么名字
百科知识 什么小说主角是用冰的越多越好
迎新年、开新局,平安人寿2023年职业发展开年论坛助力青年才俊把握市场先机
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冷链行业市场规模正在快速膨胀
行业正站在风口 数字化时代在为传统的自行车产业赋能
以做强实体经济支撑为重点 成都单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同比提升
拥有多个国际赛事的直播版权 广州游戏电竞企业业绩向好
投诉量激增 直播带货存在这么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工作专班深入到各企业 春寒料峭挡不住松原市施工热情
引导企业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 湖南加快智能农机服务化转型
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 德州加大力度重奖创新
潜在风险进一步放大 商品房现房销售已是大势所趋
有序复工复产 1—2月份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多层次高频调度 1至2月河北省工业运行先行指标稳中有增
以车路协同为基础 智能交通推动城市交通绿色高质量发展
人才短板成为制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
通过技术手段整合调配供给资源 家政行业不断提质扩容
强化产业链深层次合作 加强重大装备国产化“一条龙”模式构建
如何进一步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减税降费获得感?
探索建设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有哪些积极意义?
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施缓缴税费政策有哪些积极意义?
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消费者需注意辨别谨慎消费
将“走出去”变“请进来” 西安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作用不断得到增强
厦门应如何融入“数字中国”的重大战略发展大局?
- 江苏省如何不断满足老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 建设一体化的职业健康信息管理平台 天津职业人群保障加强
- 潜力持续释放 1—2月乡村消费品市场恢复略好于城镇
- 直接对接社会化服务 楼宇调解室将整体提升青岛劳动争议水平
- 成功化解纠纷11.47万件 银保监会服务质量日趋提高
- 春雷响百虫出 惊蛰文化在其他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
- 青绿山水画在古代山水画发展史上有着怎样的影响与地位?
- 开播即爆款 “文化类节目收视率低”这一固有印象被推翻
- 涵盖了109件真迹作品 凯斯·哈林展览将持续至6月13日
- 带有一点自信的自嘲 “隔路”是另一种味道的“凡尔赛”
- 与文渊阁前后呼应 “何以中国”特展隆重致敬文化大成
- 严重者可造成暂时性失明 享受冰雪运动要注意眼睛的健康防护
- 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选购牛奶时需要重点关注什么?
- 网课让孩子感到不安焦虑怎么办?八问八答回应广大家长关切
- 循环系统很容易受到刺激 “倒春寒”期间老人该如何做?
- 青少年患者睡眠问题日趋增加 9条建议为孩子助眠
- 我国肥胖人群正逐年递增 不良饮食习惯是重要诱因
- 如何减少噪声对听力的损伤?这份耳部和听力保健小贴士请收好
- 强化住房限购措施 西安限购限售范围进一步扩大
- 多种方式增加供给 进一步降低新市民和青年人的居住成本
- 预计9月下旬海口可实现安居房申请网上办理
- 政策调控力度持续升级 8月百城二手房市场均价止涨转跌
- 8月中国新房找房热度依然保持平稳 环比微涨0.2%
- 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销售价格备案管理 今年全国楼市调控刷新历史纪录
- 西安第二批集中供地中28宗为现场拍卖方式出让
- 细分化需求得到释放 房屋居住的属性越发凸显
- 佛山顺德龙江近日挂牌商住地起拍价约19.88亿元
- 青岛市4宗地竞品质抽签结果出炉 地溢价均约15%
- 坚持政策支持、多方参与 浙江版保障性租赁住房明确新增比例目标
- 简化审批流程 武汉将实现房源申请配租全程网上办
- 哈尔滨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 活动轨迹公布
- 哈尔滨市公布3例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活动轨迹
- 山东深耕文化资源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今年新增952件(套)!南京大屠杀再添新证
- 四川非遗传承人张雄志:巧手捏面塑 指尖传非遗
- 10月以来我国寒潮为何如此频繁?中国气象局回应
- 56位残疾人士登上黄山 互利互勉共建生活希望
- 安徽潜山两车相撞 已致8人死亡3人受伤
- 上海洋山海关首次在出口货运渠道查获夹带卷烟
- 山西忻州古城:一城风华延续千年历史文脉
-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公布1例无症状感染者行动轨迹
- 新增“53+1” 内蒙古累计本土确诊病例增至185例
- 昆明公安打击破坏生物多样性犯罪 抓获130名涉案嫌疑人
- 山西朔州“11·11”较大透水事故调查报告发布 对38人问责处理
- “海关国门小卫士”竞争上岗 淘汰率接近一半
- 深圳摧毁特大品牌化妆品走私网
- 28人被问责!山西石港煤业“3·25”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 湖南韶山以河长制带动全民治水 让每一处水面“长治久清”
- 上海市奉贤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袁晓林被“双开”
- 民进会员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心怀大我 敢讲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