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热点 > >正文

商业银行需打通价值创造链 全球热推荐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3-05-04 06:20:27

恰如银行家们此前所预警的,一季度,42家A股上市银行整体业绩表现欠佳,降速成为主旋律,个别头部银行甚至出现罕见的营收负增长。究其原因,既包括重定价带来的息差收窄导致净利息收入增长出现缺口,也包括客户风险偏好降低、投资意愿偏弱造成非息收入增长承压,而后者很久以来已被视为弥补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典型的顺周期行业,银行的经营成果也是中国经济晴雨表的体现,且相对滞后于经济周期,因此银行一季度业绩承压并未超出预期,市场更关心的是这种压力会否长期持续。

可以看到,虽然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但复苏趋势已经确立,“三重压力”得到了缓解,这从一季度部分超出预期的宏观经济数据中可见一斑,无疑为银行业稳健运行奠定了扎实基础。


【资料图】

反过来,商业银行在高质量发展的主航道争当主力军,信贷投放力度显著加大、结构持续优化、融资成本继续下行,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高,也有力地推动了宏观经济的复苏。

站在投资者角度来说,银行在降低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纾困、支持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等方面被赋予更多责任,或许要面临一定的短期经营业绩波动,进而影响投资体验。但实际上,企业价值不仅代表股东价值,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价值同样不容忽视,商业银行经营也正在从规模导向转为在多目标之间取得平衡。这种平衡并非利益互斥,而是互相融合、促进。

这正是近期上市银行年报及年度业绩会屡被提及的“价值银行”题中之义,即追求客户、员工、股东、合作伙伴、社会综合价值的最大化。最大化的内涵,既在于强调发展导向,把发展视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更在于价值导向。

单一的经济利润并不能说明银行经营完全创造了价值,风险资本回报率和经济增加值作为业务拓展、客户选择的标尺,正被银行业广泛运用于绩效考核过程之中。这两项指标分别指向滤掉风险后的真实利润和对资本的集约化使用结果,更能表明一行长期持续的价值创造能力。

逻辑很好理解——从增量到增收,关键是息差管理;从增收到增效,关键是风险管理;从增效到增值,关键是资本成本管理。打通整条价值创造链,达成多重价值目标才具有可行性,银行业社会满意度的提高才有落脚点。

需要强调的是,在上述过程中,并不是要放弃对利润的追逐,否则银行商业模式将变得不可持续。如《基业长青》书中所说,利润是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且是达成更重要目的的手段。

这就极为考验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乃至全行战略制定、执行的能力,也考验其市值管理的能力。毕竟从某种程度上说,银行价值的最终体现即为市值,如何把握价值创造与市值管理之间的平衡,也是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一道考题。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标签: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 链接文件不可用怎么解决_链接文件不可用怎么办